這篇你會看到Sony2.8/30鏡頭和幾根老鏡拍攝照片的對照圖。
可以觀察的是
- 高光控制
- 暗部保留
- 動態範圍
- 畫面透視的立體感
- 金屬及塑膠或者木質還原質感程度。
▲本篇唯一個現代鏡。Sony 2.8/30 Macro。
- 本篇光圈大致上都是在f/4。因為有兩根德鏡的開放光圈是f/4.5。白平衡為RAW檔,後製統一,在此合先敘明。
▲本篇用鏡
- Carl Zeiss Jena 4.5/40 Tessar、Meyer Primagon 4.5/35。皆為m42卡口鏡頭。
- 還有一根隱藏角色,賣個關子,我們最後再公佈。
▲SONY DT 2.8/30 Macro
- 這是一個逆光高反差的場景,對焦位置大約在瓦斯筒上。
- 就用這根現代的定焦鏡當做出發基礎吧!
- 你可以發現上方高光區域快要沒有細節了。機車龍頭明顯,但是座墊大片面積接近死白。
▲Carl Zeiss Jena 4.5/40 Tessar
- 接下來是東德蔡司的罕見天賽頭。
- 你可以發現高光部位,柔和許多,也保留更多細節資訊。機車龍頭對比降低,座墊死白區域也少了一些。
- 於是你可以發現,對於高光控制,兩根有著差異。
- P.S:焦段有差(30mmv.s40mm),所以造成了景深不同。
▲Meyer Primagon 4.5/35
- 老鏡≠高光控制好 or 動態範圍高,但是不絕對…
- 這根Meyer(潘太康Pentacon前身)鏡頭就是屬於高光控制相對沒那麼優秀的老鏡。
- 正中央區域至瓦斯筒之間的區域,你可以明顯感覺發生了曜光白翳現象,提昇了亮度、降低了飽和度。
- 雖然他有一個紅V表示具有特別鍍膜,但是這只證明了老鏡的鍍膜,僅擺著好看增加售價而已…
▲隱藏角色
- 這個亂入的角色,你可以發現上方高光區域表現依然比30微距鏡來的優秀
- 座墊區域一樣有著較少的死白範圍
- 龍頭部位不似前兩根德鏡,有著更真實不會過份柔和的色彩(推估那兩根老鏡這區域不是柔和,而是發生某種程度的曜光)
- 或許你以為這是稍微欠曝,但請看瓦斯筒。你會發現它彷彿更亮,有更細膩的光影漸變。
- 測試一結束,接著是測試二:30微V.S隱藏角色
▲SONY DT 2.8/30 Macro
- 你可以發現左邊尤其是瓦斯筒中線以左,呈現相對陰影區域,光影過渡明顯。
▲隱藏角色
- 你可以發現同部位,光影過渡柔順許多。雖然兩張略有角度差異,但也不至於差到可以有如此變化的程度。
- 事實上,後者更加接近當時肉眼所見。
總結一下:
- 本篇德系老鏡(以下省略本篇德系,僅老鏡)抗曜能力差。
- 老鏡,高光表現(保留細節)能力都優於30微。
- 老鏡,階調過渡細膩,低對比;現代鏡對比明顯而強烈。
- 老鏡與現代鏡之間所能捕捉到的動態範圍差異不算大,但是有著「可以判別出來的差異」。這其實是一體兩面,有了鍍膜對抗曜光,相對就會犧牲一些東西。這中間還包含立體感。
▲Schneider Retina-Curtagon 35/2.8
- 這就是隱藏角色,他是通篇體積最小的一根鏡頭。如果你認為鏡頭大小「必然」決定成像品質,那可能要打個問號了。
- 這不是m42的鏡頭,而是Kodak Retina底片機的DKL卡口鏡頭,在台灣比較少見。
▲進光量
- 這兩根鏡頭入瞳孔大小目測應該一致,開放光圈也都是f/4.5;但是在光學觀景窗上,右邊的Meyer鏡頭明顯明亮許多。
- 兩根結構很類似,理論上都可以是餅乾鏡,前面黑色部份其實是鏡身充當遮光罩。
(蔡頭是三組四片、Meyer是四組四片) - 差別在於,Meyer(右者)在最前方加了一片鏡片。使他的前玉(最前面的鏡片)口徑遠遠大於東德蔡頭。
- 我們常聽說「口徑大小決定進光量」,
- 錯了!是「前玉的口徑」決定了進光量。
以上就是一點測試分享,當然不是很精準的測試,博君一笑而已。姑妄言之,笑笑看之。
本篇目的在於試著呈現出差異以供參考。老鏡新鏡,高低對比沒有王道,只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問題。
延伸閱讀:
老鏡轉接大哉問by 空氣
有關Meyer
dkl mount的鏡頭列表 遽聞部份有誤,挖坑給自己跳(無誤
與E.Ludwig 2.9/50短暫邂逅
古鏡觀止 Carl Zeiss Jena Tessar 4.5/40
2010 照片的故事 我的攝影元年
候~~~~
回覆刪除已經中毒中很大
看來不敗下去很難解了
Yankeerose Rose
看過以上的文章,可得知你很用心,也很科學的比對,辛苦您了!希望還能看到其他新品發表,感恩!
回覆刪除